全书概要
本书阐述了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的关系,在中国,政府不但影响蛋糕的“分配”,同时参与蛋糕的“生产”。因此要了解中国的经济发展则必须要清楚政府的运作方式。书中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说明,微观角度讲述地方政府与“土地财政”的关系,以及相对应的改革;宏观角度从城市化过程中“重土地、轻人”、招商引资竞争中“重规模、重扩张”、发展战略中“重投资、重生产、轻消费”三个特点,分析优缺点,并介绍后续对“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、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”所需要的改革。
第一部分:微观机制
中国政府具备条块分割、多重领导的特点,即同一个部门既有上级垂直部门的领导,又有横向地方政府的管理,比如市教育局要服从省教育厅的领导,又要遵循市委的管理,受到双重制约。因此,地方政府的权力划分依据三大原则:
第一、外部性和规模经济:地方政府权力和范围的边界由行政区划决定。影响行政区划的首要因素是外部性,简单来说就是人的行为影响到了别人。一件事情该不该由地方自主决定,可以从外部性的角度来考虑,若此事只影响本地,没有外部性,就应该由本地全权处理;若还影响其他地方,那上级就应该出面协调。
第二、复杂信息:掌握信息的下级拥有“实际权威”,对信息不清晰的上级只有“形式权威”。
第三、激励相容:专业性强的机构、重要的机构采用垂直管理:如海关;与本地发展相关的事项交给地方政府,同时明确权力和责任。
因此,地方政府在完成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核心任务时,能充分调到所有资源和手段。但是,办事要花钱,如果没钱,话说得再好听也难以落实,所以财政税收自然是重点。财政从分税制改革说起,其对政府和经济影响深远。分税制改革中,重要之一的是增值税(占全国税收1/4)的改革,改革之前为地方税,改革之后,中央拿走75%,留给地方25%,这一改革大大增强了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。
分税制的改革并没有改变地方政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任务,却减少了其手头可支配的财政资源。一方面,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增加税收规模来提高自己分的收入,另一方面,地方可以可以增加预算外的收入,其中最重要的就是“土地财政”,分税制改革时这部分收益很少,但1998年发生了两件大事,城市土地的真正价值开始显现。第一是单位停止福利分房,逐步实现住房货币化,第二是修订后的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》开始实施,农村集体用地很难转为建设用地,这样,地方政府有了对土地建设的垄断权力。转让土地可以给地方政府带来不菲的财政收入,但要让土地转让价格保持持续高位也需要对土地进行开发,其中就包含了工业化和城市化:一方面继续低价供应大量工业用地,招商引资;另一方面,限制商住用地供给,赚取土地垄断收益。
土地本身是不值钱的,若能引来工商业和大量人才,价值才会节节攀升。政府通过城投公司(一般为国有独资企业)从银行贷款,这类公司持有政府给的大量土地使用权、有政府的大量补贴、有政府的隐性担保,很容易让企业大量借款,城投公司负责土地的一级开发,如土地的平整拆迁等,然后由房地产类公司进行二次开发,快速推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同时也积累了大量债务。这套模式的关键是土地价格。但要保持土地价格上涨就需要不断地投资和建设,可一旦经济增速放缓,地价下跌,累积的债务也会成为沉重的负担。
第二部分:宏观现象
地方政府通过“土地财政”快速地推动了经济发展,加速了城市化进程,同时也推高了房价和居民债务负担,拉大了地区差距和贫富差距。当前大多数人的困境可以概括为:有心仪工作的城市房价太高,而房价合适的城市没有心仪的工作。梦想买不起,故乡回不去。眼看着大城市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,却难觅容身之所。资源越优秀的城市竞争也越大,沿海城市和大城市建设用地跟不上人口的数量,而中西部和中小城市人口一直在流出,建设用地指标却一直在增加。若建设用地指标不能在全国交易,土地的使用效率很难提高。2020年,中央提出要对建设用地指标的跨区域流转进行改革,已是一种尝试。另外,随着房价升高,居民的债务也水涨船高,除了抑制房价之外,其根本之道还在于提高收入,尤其是中低收入人群的收入。建设用地指标的流动应与人口流动的方向一致,首先是让农村集体用地参与流转,如农民进了城,可将其宅基地转化为对应城市的建设用地指标等。城市化的核心不应该是土地,而应该是人,政府应免除个别超大城市的落户限制,并推动城镇教育,就业,医疗等公共服务配置,让资源更加流动。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中,收入差距也随之扩大,虽然差距扩大,但因为经济整体在飞速增长,所以几乎所有人的收入都在增加。当经济增速放缓时,由于高收入人群往往有较多的累积财产,最先受到影响的往往是中低收入人群,一旦超过容忍程度,将造成剧烈冲突,没有什么经济力量能自动降低收入不平等,因此也需要政策的干预,保持社会稳定。
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中“重规模、重扩张”,优点是推动了企业的成长和快速工业化,缺点是加重了债务负担。企业卖出产品收到货款之前,需要建设厂房,购买设备和生产原料以及支付工资,这些支出通常需要从银行贷款。个人买房也往往需要贷款。政府也常需要借钱,否则无力建设周期长、投资大且短期回报率低的基础设施。债务关系让经济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,任何部门出现问题都可能形成多米诺效应。一石激起千层浪,举例来说,若房价下跌,老百姓感觉变穷了,就会勒紧裤腰带,降低消费,消费降低后,商家东西卖不出去,企业收入减少,难以偿还贷款,负债过高的企业就会破产,银行就会产生坏账,压缩贷款,好企业也会跟着受影响,继而出现裁员降薪现象,物价和工资都出现下跌(通货紧缩),而欠的房贷会跟着物价下跌变得更值钱,实际需要负担的债务更加严重,一旦超过本金,则老百姓会放弃还贷,银行以及债主和股东也将受损,经济出现衰退。债务本身不可怕,如果借来的钱能用好,比如投资实体产业,就能增加未来收入。2016年底,中央首次提出“房住不炒”的定位,全面收紧房地产调控。也是在这一年,“去产能”改革开始见效,工业企业利润率开始回升。2018年上半年,央行试图降低累积多年的金融风险,信用和资金开始收缩,同年下半年,“中美贸易战”开始,经济增长继续放缓。任何国家的债务问题,解决方案都可以分为两个部分,一是偿还已有债务,二是遏制新增债务。第一类是变卖资产还债,实在还不上只能违约。以政府为例,政府借钱搞土地开发,招商引资,既能提高税收又能抬高地价增加收入,看上去一举两得,但一旦经济下行,土地卖不上价钱,就只能转让资产,如出售国有企业等。第二类是“量化宽松”,央行增发货币来购买资产,把债务转移到央行手里,但难以把增发的货币转让到穷人手里,会进一步拉大贫富差距。第三类是增加货币供给,央行直接印钱买过来,这便是所谓的“赤字货币化”,风险极大,历史上国民党政府就曾搞过,彻底搞垮了货币经济,物价完全失控。理解了各类债务的成因之后,也就有了一些遏制新债务的基本原则:限制房价上涨,限制“土地财政”和“土地金融”,限制政府担保和国有企业过度借款等。
我国经济结构上“重投资、重生产、轻消费”。其优点是能快速扩大投资和对外贸易,利用全球化的契机拉动经济飞速增长,但缺点是经济结构失衡。对内,居民收入偏低且消费不足,不利于经济长期发展;对外,国内无法消化的产能向国外输出,加剧了贸易冲突。中央在2020年提出了“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、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”。其关键是提高居民收入和消费,要提高居民收入,其一是继续推动城市化进程,为常住人口提供更好的服务,如前面提到的户籍和土地制度的改革。其二是以人为本,加大民生支出,降低土地的依赖,让居民安居乐业,才能扩大消费。其三是扩宽居民的财产性收入,让更多人有机会分享经济增长的果实。
总结
我很喜欢作者在书中的一句话,“写书是需要幻觉的,我必须坚信这本书很重要,很有意义,我才能坚持写完它”。中国经济从计划经济开始,一直发展到现在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,肯定是有成功的原因的。作者从政府结构、“土地财政”开始说明我国经济的结构模式以及一些改革措施,而我们置身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中,很有必要了解当下中国经济的基本情况,去理解身边发生的一些事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