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%

移动互联网时代,在给人们带来个性化化信息服务的同时,也使年轻人陷入“信息茧房”中。诸如B站、小红书、抖音之类的APP,因智能推荐算法的应用,APP首页的短视频也越来越符合我们的口味,这也将导致我们认知局限,形成偏见。

美国教授桑斯坦于2006年提出“信息茧房”这一概念。他在《信息乌托邦:众人如何生产知识》一书中阐述,在信息传播中,我们对信息的需求常常是个性化的,并不是全面的,在进行信息选择时有着明显的倾向性,我们只会听到令自己感到舒适和愉悦的信息,长此以往,就会把自身束缚在像蚕茧一般的“茧房”之中。

信息茧房的危害

一旦我们的信息获取受到限制,我们的认知将出现固化,容易导致偏见。比如B站UP主“徐云流浪中国”有一期视频是这么说。徐云在中亚骑行时,有个哈萨克斯坦大叔拿着手机播放着TikTok的中国吃播视频,问徐云:中国人是不是都是用手吃饭。因为TikTok经常给大叔推荐那种很夸张的吃播,如吃很烫的东西、三口一头猪、用手直接吃饭等等…,在认知里,大叔已经认为中国人饭很浮夸。即便徐云一而再地向他解释中国人是用筷子吃饭的,大叔也不相信。

一些人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信息,智能推荐算法投其所好,不断集中推送同质化单一信息,使其沉迷于个人满足中不能自拔,结果导致对其他信息完全无感或无暇顾及,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封闭在一个狭小的圈子里。狭小圈子里的同质化信息互动,又极易强化其兴趣爱好和观点看法,对某些事情、某种观念产生执着和偏执,这在很大程度上又压缩了与其他人沟通的可能,限制了对客观世界的全面认知。渐渐地,他们便使自己陷于“信息蚕茧”的包围圈里,既冲不出去,外面的世界也走不进来,进而与现实逐步脱节,甚至远离集体、疏离社会。

信息茧房导致创作者唯流量化,劣币驱逐良币,优质内容将减少。现在很多不负责任的媒体通常会起一个狂拽酷炫的标题,比如“全世界80万人都在疯传,特别是最后1个,看完后我惊呆了”,“10个影响你一生的养生方法,你一定要看到最后!简直太神了”,无论你多么崇高,在它不断的挑逗下,你在确认“点一下又不会怀孕”之后,你就终于忍不住点进去了。然而,里面的内容与标题严重不符,你想退货,“对不起,你晚了”,标题党可不在你的感受。为了让你点开,他无所不用其极,你感觉自己智商受尽侮辱,只能悔恨当初为啥手贱。

为了让我们点开内容,智能推荐算法也会对同质化的内容做重复推荐。它导致相似的内容将变得泛滥,一旦某条内容成为流量热点,创作者将趋之若鹜,争相发布。甚至有媒体借机从背后操控流量热点,达成自己的目的。它致使优质内容被挤占,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被操控,进而影响社会的发展。

如何打破信息茧房?

1、关闭或少应用推荐算法。智能算法依据我们留下的使用痕迹,给我们推荐内容,大部分内容对我们来说也不是重要紧急的,我们可以通过关闭推荐的方法减少同质内容推荐。在使用各类APP时,通过搜索的方式去找自己想要的东西,对于推荐的内容不能人云亦云,随波逐流,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。

2、平台改进算法。平台有义务优化算法推荐,纠正社会偏见,打造更加开放的信息传播模式,提高优质内容的曝光率。

3、政府加强对算法的法律监管。今后,随着AI进一步得到应用,算法和数据的地位也日益提高,政府也应健全相关法律法规。

结语

信息茧房是信息化社会不可避免的问题,信息每天都在增长,意味着信息茧房将更加严重。它制约人们的认知,不利于社会的发展,我们应认识到信息茧房的存在,并寻求破茧之道。

假使你穿越到古代,成为了一名皇帝,在你的国家里,平民在持续不断地反抗贵族的剥削,而贵族则只能依靠剥削平民而生存,是应该保护平民还是面对贵族的剥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?意大利人马基雅维利的《君主论》给了我们一个答案:作为君主,我们应当利用软弱的,而防范有野心的贵族,并且和平民保持亲密联系。因为平民不被压迫的愿望容易被满足,而贵族虽然在和平年代对你誓死效忠,但在危急关头最容易临阵退缩,甚至投敌叛变。

《君主论》成书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,这本书主要讨论了君主的权力、统治和道德,以及如何建立和维系一个强大的国家。出版后,在政界、宗教界、学术引起巨大反响,被西方列为和《圣经》、《资本论》等相提并论的影响人类历史的十部著作之一。作者马基雅维利是意大利一位杰出的政治家、思想家和外交家,负责佛罗伦萨的外交事务,接触过许多的国家君主,书中包含了他对现实和历史的思考。这本书由于坦诚地道破了政治、领导、权力的秘密,一度被西方教会封禁二百多年。

君主国有哪几类?如何统治?

君主国,可以大体地分为两类。一种是世袭的君主国,君主只要不触犯他的皇宗皇祖的制度,如遇有意外事件,则随机应变,这就足够了。因此,一位君主如果具有通常的能力,依此方法,总是能够维持他的地位的,除非遇有某种异乎寻常的格外强大的力量,才可能被篡位。但是即使他被夺权了,当篡夺者一旦发生祸患的时候,他就能够光复旧物。另一种则是新建的君主国,对于这种国家,君主统治的难度则大得多,所以利益受到侵害的人都会成为君主的敌人。对于这样的国家,作者给出了三种方法:

1、灭绝过去统治他们的君主的血统,并在其他的事情上维持着他们的古老状态,只要在风俗习惯上没有什么不同之处,人们就会安然地生活下去。

2、征服者亲自前往,驻扎在那里。这就会使得他的占领地更加稳固,更加持久。

3、在那个国家要害之地派遣殖民。

对于通过自身武力当上君主的人,虽然历经艰难,但一旦渡过难关,将会是最强大和稳固的,比如历代王朝的开国皇帝,都受到人们的敬仰。

对于依靠他人武力或者由于幸运而取得的新君主国,获得王位越发轻松则保住王位就越艰难,因为这两者都是变化无常、毫不稳定的。

对于以邪恶之道获得君权的人们,为了巩固王位,应该审度自己要进行的一切残暴行为,并且将一次性做完,使自己不必每时每日的执行残暴统治,以减少民众的积怨。这样一来,由于不需要一再从事残暴行为,他就能够重新使人们感到安全,并且通过施恩布惠的方法把他们争取过来,而恩惠应该是一点儿一点儿地赐予,以便人民能够更好地品尝恩惠的滋味。

对于通过获得本土其他市民的赞助而成为本国的君主,不是由于获得人民的赞助就是由于获得贵族的赞助,这时候将会形成两个互相对立的党派,是由于人民不愿意被贵族统治与压迫,而贵族则要求统治与压迫人民。因此,如果一个人由于人民的赞助而成为君主的话,他应该同人民保持友好关系。但是一个人如果同人民对立而依靠贵族的赞助成为君主的话,他头一件应该做的事就是想方设法争取人民。因为人们原本预料将会受到压迫,而现在却从新君主这里赢得了好处,人们将对新君主充满好感。总之,君主务必和他的人民保持友谊。

君主的军队问题

所有君主都必须拥有自己的武装,一切国家,无论是新的国家、旧的国家或者混合国,其主要的基础乃是良好的法律和良好的军队,因为如果没有良好的军队,那里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法律,同时如果那里有良好的军队,那里就一定会有良好的法律。军队有如下几种分类:君主自己的军队、雇佣军、援军和混合的军队。就雇佣军而言,它总是懒散的,危急关头容易四散而逃;而援军虽然英勇,但不可靠,如同一把双刃剑。君主永远不要忘记军事训练,而且君主在和平时期比在战争时期更应关注它,提前做好反击的准备。

君主应具有的品质

慷慨与吝啬。君主慷慨是好事,但如果得不到人民的称赞反而会损害君主。君主想保留自己慷慨的名声,势必将非同寻常的加重人民的赋税,这个时候他的人民也将开始憎恨他,因为这个慷慨受惠了少数人,却损害了大多数人。相反,英明的君主不应该对吝啬之名有所介意,通过节约,他将能够更好的防御战争而不加重人民负担,这对大多人都是“慷慨”的。

残酷和仁慈。每一任君主都希望自己被人民认为他是仁慈的。君主最好同时两者兼备,但如果非要取其一,被人畏惧则比被人爱戴好的多。作者认为人性本恶,人们冒犯一个自己爱戴的人比冒犯一个自己畏惧的人较少顾忌,因为爱戴是靠恩义这条纽带维系的;在任何时候,只要对自己有利,人们便把这条纽带一刀两断了。可是畏惧,则由于害怕受到绝不会放弃的惩罚而保持着。简而言之,人性是趋利避害的,人与人之间只有赤裸裸的利害关系,更谈不上温情脉脉的面纱。

守信。通常人们认为,君主守信,立身守命才值得赞美。但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,那些曾经建立丰功伟绩的君主们却不重视守信,而是懂得运用诡计,去征服那些一本信义的君主。君主应对同时效法狐狸和狮子,既能依靠武力抵御豺狼,又能依靠诡计防止自己落入陷阱。

蔑视与憎恨。霸占臣民的财产及其妇女,特别使君主被人憎恨,作为君主,他必须同时避免这两件事。变幻无常、轻率浅薄、软弱怯懦、优柔寡断,就会使君主受到轻视,君主应该努力在行动中表现伟大英勇、严肃庄重、坚韧不拔。君主必须提防贵族的野心、平民的傲慢、以及士兵军队的残忍与贪婪,以免因憎恨招来反叛。

结语

马基雅维利的《君主论》号召君主应当为达目的不择手段。它对君主国的分类、维系方法提出了实用而精辟的建议,强调了建立自己的军队的必要性。但它过于现实主义和功利主义,认为人性本恶,忽略了人性善良一面给社会带来的影响。卢梭在《社会契约论》说道“马基雅维利自称是在给君主讲课,其实他是在给人民讲大课。作为人们,更应从《君主论》中认识到统治者对被统治者残酷的真相。

参考文献

尼科洛·马基雅维里. 君主论[M]. 2017年5月第1版. 商务印书馆, 2017年.

让-雅克·卢梭. 社会契约论[M]. 2016年9月第1版. 作家出版社, 2016年.

赵锐. 浅议马基雅维利的《君主论》及其意义[J].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, 2014年(1).

回想一下,当你情绪低落时,你会做什么让自己开心起来?大多数人会选择吃东西,喝酒, 刷短视频,玩电子游戏,购物等等,大脑向我们承诺,如果我们做这些,它将释放大量的多巴胺,让我们变得快乐起来。这种反应称为“缓解压力的承诺”。

想得到快乐是一种健康的生存机制。让人感觉到意外的是,通常我们做了这些“缓解压力的承诺”后,反而会让我们更有压力。吃甜食让我们短暂感到快乐, 但事后大多数人又会因为这个带来更大的罪恶感,陷入自我批评之中。

为何压力会让人带来欲望?

大脑基于“想要更快乐”这个目标更容易战胜“理性的自控力目标”。为何压力会让人带来欲望,《自控力》一书中提到,“这是大脑救援的一部分”。当我们在草原被一只狮子盯上时,大脑会让我们赶紧跑。而压力则像是一只狮子,面对它时,大脑会指引你,让你做一些它认为能让你感觉到快乐的事。当我们毫无压力的时候,理性的大脑会告诉我们吃甜食不会给我们带来快乐,但当你处于压力之下时,对于只想获得快乐的大脑来说,无疑是一条捷径。暴饮暴食的人们为体重增加或缺乏自控力感到羞愧时,会吃更多东西来抚慰自己的情绪。

产生恐惧时,我们会去寻找任何能让自己觉得安全、有力量、得到安慰的东西。试想一下,假如你刷到新闻,看到你所居住的小区有一起残忍的连环杀人案,而凶手仍未抓到,此刻正在减肥的你还会那么在意晚餐的卡路里吗?事实上,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的生命随时有危险时,我们将容易屈服诱惑,我们将会更愿意吃能给自己带来安全感的食物。研究表明,烟盒上的“吸烟有害健康”的警告会提高烟民抽烟的欲望,死亡的警告会让烟民感到焦虑,不幸的是, 这种焦虑会让吸烟者用默认的方法缓解压力——吸烟。看上去,这完全不符合逻辑,《自控力》一书中解释了这种逻辑:压力引发欲望,并使多巴胺神经元在诱惑面前表现得更加兴奋。因此,烟民看到烟盒上的警告时,虽然大脑的一部分会意识到自己是在和死神抗争,但大脑的另一部分也同时在发出“别担心,抽根烟会让你更快乐”。

自我批评会降低积极性和自控力,陷入“那又如何”之中。“那有如何”效应描述了从放纵、后悔到更严重的放纵的恶性循环。研究发现,很多节食者会为了自己的失误,比如多吃了一块披萨或一口蛋糕而感到情绪低落。他们会觉得,自己的整个节食计划似乎都落空了。但是,他们不会为了把损失降到最低而不吃第二口。相反,他们会说:“那又如何,既然我已经破坏了节食计划,不如把它吃光吧。”无论什么意志力挑战,模式都是一样的。屈服会让你对自己失望,会让你做一些改善心情的事情。那么,最廉价、最快捷的改善心情的方法是什么?往往是做导致你情绪低落的事。

如何让自控力变得更强大?

尝试更加有效的解压方法。真正能缓解压力的不是释放多巴胺或依赖奖励的承诺,而是增加大脑中改善情绪的化学物质,如血清素等。我们之所以忽略它们,不是因为它们不起作用,而是大脑一再做出错误的预测,不知道什么才能让我们快乐。美国心理学家协会的调查发现,最有效的解压方法有锻炼、祈祷、阅读、听音乐、与家人相处、按摩、外出散步、冥想、瑜伽, 以及培养有创意的爱好。最没效果的则包括我们熟知的赌博、购物、抽烟、喝酒、暴饮暴食、玩游戏、上网、花两小时以上看电视或电影。

失败的时候,请原谅自己。众多研究表明,自我批评会降低积极性和自控力。相反,自我谅解则能帮助我们从失败中走出来。“那又如何”效应就是要摆脱失败后的低落情绪,但如果没有了罪恶感和自我批评,就没有需要摆脱的东西了。这就是说,思考为什么失败就变得容易多了,而且你通过自我谅解的反思后,你也很难再一次走向失败了。另一方面,如果你觉得挫折意味着你将一事无成,反思这个挫折只会让你在痛苦中更讨厌自己。你最紧迫的目标是安抚这种感觉,而不是吸取教训。

乐观的悲观主义者更有可能成功。乐观给我们动力,但少许的悲观能帮我们走向成功。研究发现,如果能预测自己什么时候、会如何受到诱惑和违背承诺,你就更有可能拥有坚定的决心。想象在面对这种意志力的失效时该如何做,再想象一下自己成功了,让这种 想象给你自信,相信自己为了完成目标会不惜一切。用这种方法预见失败其实是一种自我同情的方式,而不是自我怀疑的方式。当你真的受到诱惑的 时候,你就能有所准备,能将自己的计划付诸实践。

原书:

凯利·麦格尼格尔. 自控力[M]. 2013年7月第1版. 文化发展出版社, 2013年.

北宋年间,苏轼曾被贬惠州(今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),在惠州,苏轼对荔枝称颂有加,自言“余在南中五年,每食荔枝,几与饭相半”,甚至作诗《惠州一绝》说:日啖荔枝三百颗,不辞长作岭南人

我们的大文豪苏轼之所以写下“日啖荔枝三百颗”,实在是因为荔枝太珍贵了。

荔枝是岭南的果物,因为交通困难,为中原所罕见。早在汉朝,汉武帝就想把荔枝移植到长安,《三辅黄图》曾记载“汉武帝破南越,建扶荔宫。扶荔者以离支得名,自交趾移植百株于庭无一生者,连年移植不息后数岁偶一株稍茂然终无花实,帝亦珍惜之。”意思是,汉武帝为了吃荔枝,建了一个扶荔宫,把南方的荔枝移植到北方,最终也没能开花结果。唐代杜牧的《过华清宫》 就曾写过”一骑红尘妃子笑,无人知是荔枝来”,唐玄宗为了博得贵妃一笑,不惜兴师动众,劳民伤财,把荔枝从南方千辛万苦送回长安都城。唐代因驿站运送技术得到提高,因此运送的任务就不断进行了:“先帝贵妃今寂寞,荔枝还复入长安”。然而,即便如此,荔枝保鲜仍得不到保障,岭南荔枝“七日七夜达京师”,送到后虽然颜色和味道不变,但必须尽快使用,否则过一晚上就腐烂变质。

即便到了宋代,荔枝对于京师来说,仍是罕见之物,苏轼来到惠州后,却能不费吹灰之力地吃到荔枝,自当不亦乐乎。当朝廷的宵小们不断构陷苏轼时,苏轼却通过“日啖荔枝三百颗”来还击,似乎在说:“狗东西们,你们把我贬到岭南这个地方,我还不是过的好好的,在这里每天都能吃这么多的荔枝,不如永远当做一个岭南人好了。”当然,这里的“三百”并不是真的指三百颗,而是指特别多的意思,文言文常通过“三、九、十、百、千、万”的数词来代指数量多,比如《木兰辞》中,“策勋十二转,赏赐百千强”,“百千”代指特别多,又如《诗经·王风·采葛》中“彼采萧兮,一日不见,如三秋兮”,“三秋”也并非单指三个秋季,而是指时间特别久。因此,也可以推断,苏轼所说的“三百颗”,绝非实指。

苏轼当时还做一首《纵笔》,言“报道先生春睡美,道人轻打五更钟”,说自己睡得特别香,连寺中僧人都不忍心打扰他,轻轻响起打更声。后来被当时的权臣章子得知了苏轼在惠州仍旧生活的很好,又把苏轼贬至更苦的海外儋州(今海南省),从侧面也验证了苏轼确实是在通过诗词表达自己的乐观旷达。

荔枝虽好,但千万别以为能苏轼真的“日啖荔枝三百颗”。

参考文献:

李一冰.苏东坡新传[M]. 2020年5月第1版. 四川人民出版社, 2020.

庄虚之. 论我国古代荔枝保鲜技术的发展[J]. 四川果树, 1995(1).

往期相关文章:

长安的荔枝

人生为何不快乐 只因未读苏东坡

苏东坡是中国五千年来最懂生活的人。诗人余光中说“我常常跟朋友讲,我如果要去旅行,我不要跟李白一起,他这个人不负责任,没有现实感;跟杜甫在一起呢,他太苦哈哈了,恐怕太严肃;可是苏东坡就很好,他可以做很好的朋友,因为他真的是一个很有趣的人。”

名动京师

宋仁宗景祐三年(1037)十二月十九日,苏轼(字子瞻,号东坡居士)出生于眉州眉山,他一出场就带有神秘又浪漫的色彩。相传这一年,整个眉山花草凋零,树木枯萎,民间称“眉山出三苏,草木为之枯”,用以形容苏轼的才华堪比一切生灵。(三苏分别是苏轼、苏轼的父亲苏洵以及苏轼的弟弟苏辙)。

嘉祐元年(1056),父亲苏洵带着二十一的苏轼和十九岁的苏辙出川赴京,参加朝廷组织的科举考试,当时主考官是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,欧阳修读到苏轼的文章时,对这篇文章的内容和风格之美十分激赏,以为必然是他的朋友曾巩所写,为了避免招人诟病,他把本来列为首卷的这篇文章,改列为二卷,结果那次考试苏东坡名列第二。(宋代科举考试采用的糊名制—即阅卷的考官看不到考生的名字,同时考卷也由专门的官员誊写一份转送给阅卷考官),据说欧阳修一天对儿子说:“记着我的话。三十年后,无人再谈论老夫。”他的话果然应验,因为苏东坡死后的十年之内,果然无人再谈论欧阳修,大家都谈论苏东坡。他的著作在遭朝廷禁阅之时,有人还暗中偷读呢。

就这样,苏东坡一出场就惊艳了整个大宋。

自请出京

宋神宗熙宁二年(1069),年轻的神宗迫切想改变当时贫弱的局面,于是不懈余力地支持王安石推行新政,王安石的新政增强了政府财政收入,但由于地方执行出现偏差,也带了一些负面效果。熙宁四年(1071),年轻得意的苏轼上书直言新法的弊病。然而,任何时代的现实,总难符合天才的抱负,王安石变法已是志在必得,王安石听到后,颇感愤怒,命御史台弹劾苏轼。苏轼于是请求出京任职,被授为杭州通判。

苏东坡任杭州通判时,疏通钱塘,得到百姓欢呼。一日在湖上饮酒之后,写下一首《饮湖上初晴后雨》:

1
2
3
水光潋滟晴方好,山色空蒙雨亦奇。

欲把西湖比西子,淡妆浓抹总相宜。

此篇一出,在西湖诗中,可谓“前无古人,后无来者”。西湖本无定称,正是由于苏东坡这首诗的流传,方才奠定了西湖的名称。

熙宁七年(1074),为了能与济南的弟弟苏辙较为近便,苏东坡主动请求调任去生活更差的密州。苏东坡命人修葺城北旧台,并题名“超然”,苏东坡登台,写下了《望江南·超然台作》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春未老,风细柳斜斜。

试上超然台上看,半壕春水一城花。

烟雨暗千家。

寒食后,酒醒却咨嗟。

休对故人思故国,且将新火试新茶。

诗酒趁年华。

这是苏东坡的一次自省,在不满王安石变法后,苏东坡仍一直上书指责变法弊端,这致使他成了新政派的眼中钉,屡受排挤,官位也是越做越低。但是,苏东坡不纠结于过去,他想的是趁着“春未老”,充分享受此刻生命中的美好。

直到离开密州,苏轼都未曾见到弟弟,熙宁九年(1076)八月十五,苏东坡与僚友在超然台上喝酒,非常高兴。但客逢佳节,不免又思念起在济南的老弟来了,大醉,作《水调歌头》词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明月几时有?把酒问青天。

不知天上宫阙,今夕是何年。

我欲乘风归去,又恐琼楼玉宇,高处不胜寒。

起舞弄清影,何似在人间?

转朱阁,低绮户,照无眠。

不应有恨,何事长向别时圆?

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,此事古难全。

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。

这首词从自然的流变说及人事的无常,从一种孤高的气氛中,透露出苏东坡旷远的胸襟。

乌台诗案

元丰二年(1079年)四月,苏东坡调任湖州知州。上任后,他即给神宗写了一封《湖州谢上表》,本是例行公事的一件事,谁料却被新政党利用,新政党从苏东坡大量诗作中挑出认为隐含讥讽的句子,说苏东坡愚弄朝廷,妄自尊大。就这样,苏东坡从朝廷命官一举跌落到御史台大牢,受牵连者达数十人,这便是北宋著名的“乌台诗案”。这场政治斗争最终在苏辙、王安石以及曹太后等人的求情下,苏轼得以从轻发落,贬为黄州团练副使。

苏轼下狱一百零三日,险遭杀身之祸。幸亏宋太祖赵匡胤时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,他才算躲过一劫。元丰四年(1081)正月初一,苏东坡带着一家二十几口,在漫天风雪中踏上了通往黄州的路途。

流放岁月

黄州是苏轼生命的终点,却是苏东坡生命的起点。来黄州的路上,苏东坡就见到黄州群山上,连绵不断的尽是竹林,城外便是宽广的长江,心里就想着:这地方竹林这么多,竹笋一定很香很嫩,长江里活活泼泼的鱼鲜,不愁吃不到。吃的既然有了,其他的都好办。在黄州,因“黄州好猪肉,价贱如泥土。贵者不肯吃,贫者不解煮,早晨起来打两碗,饱得自家君莫管”,爱吃的他发明出花很少钱就能解馋的“东坡肉”。

黄州城外正好有一片空地,因为这片地位于城东坡上,苏轼把这片地称作东坡,自称“东坡居士”。在东坡之上,苏东坡脱掉属于文人的“长衫”,穿上芒鞋短褂,种麦修池,俨然一位乡农。一年春天,突遇下雨,写下流传千古的《定风波》一词:

1
2
3
4
5
6
7
莫听穿林打叶声,何妨吟啸且徐行。

竹杖芒鞋轻胜马,谁怕?一蓑烟雨任平生。

料峭春风吹酒醒,微冷,山头斜照却相迎。

回首向来萧瑟处,归去,也无风雨也无晴。

人间一切变化无常,唯有超脱物外,才能一尘不染;唯有安步徐行于大雨中的人,才能“回首向来萧瑟处,归去,也无风雨也无晴”地坦然归去;有这样任天地而动的襟怀,才令人望之如神仙。

苏轼未到黄州前,最大的心事是“黄州岂云远,但恐朋友缺”。幸运的是,苏轼有着泛爱世人的天分,儒生结交朋友讲究“谈笑有鸿儒,往来无白丁”,而苏轼自言“上可以陪玉皇大帝,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”。苏轼经常出入阡陌,四处漫游,有时他会袖筒里笼着许多石弹子,到江边与人比赛投击江水,看谁能使石弹滑出水面最远,有时在路边凉亭歇脚,和老农聊天,老农没读过书,没什么讲的,苏轼就说:“讲个鬼故事听听吧”,假使那人说,没有鬼故事可讲,苏轼就求他“随便说说也好”。旁人听他这么一说,无不哄堂大笑。所以苏轼很快有了很多新交,有了重逢的故友。比如道士杨世昌、同乡王齐愈兄弟、诗僧参寥、画家米芾、琴师崔闲、开酒坊的潘丙、跑腿的古耕道,卖草药的郭遘……

一日,苏轼在东坡雪堂开怀畅饮,醉了又醒,醒而复醉,回到临皋寓所时,已经不知道是几更天了,敲了敲门,却无人应答,家童熟睡,无人开门,苏轼吃了一个闭门羹。便写下了《临江仙·夜归临皋》:

1
2
3
4
夜饮东坡醒复醉,归来仿佛三更。
家童鼻息已雷鸣。敲门都不应,倚杖听江声。
长恨此身非我有,何时忘却营营。
夜阑风静縠纹平。小舟从此逝,江海寄余生。

此时的苏轼已然明白,既然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,不如趁此趁此夜阑风静,驾一叶扁舟,重返自然,游于江湖。

元丰七年(1084),宋神宗的最后一道旨意,把苏东坡的谪居地由黄州调到汝州,苏东坡当然躲避这个任命,苏东坡做官并非为发财致富,也不贪图权势,但身不由己,又卷入了这个政治漩涡之中。此后,元丰八年(1085),宋哲宗即位,高太后以哲宗年幼为名,临朝听政,司马光重新被启用为相,以王安石为首的新政党被打压。短短一年零八个月,苏东坡从一个犯官,一路提升到三品大员,距离宰相只有一步之遥。然而,东山再起的苏轼发现旧党执政后,对新党的的一切政策进行了全盘否定,事实上,新政的部分措施的确起到了很好的效果,这让一向坚持实事求是的苏轼很不满,他对暴露出的腐败再次提出抨击,由此,引发了保守党的反对,再次遭受诬告,因而再度自求外调,接连任杭州、扬州、定州知州。

元祐八年(1093年)九月,是年高太后去世,哲宗执政,新党再度掌权,次年六月,苏东坡被贬惠州,此时苏轼心情已非常平和,仿佛完全参透人生。他在写给苏澈的万里家书中,记录了他在惠州啃羊脊骨的美味,正如一个向来寒素的老饕,道其一饮一啄的喜悦。

荔枝是南国特产的果物,因为交通困难,为中原所罕见。苏轼自言:“余在南中五年,每食荔枝,几与饭相半。”甚至作诗说:

1
2
3
罗浮山下四时春,卢橘杨梅次第新。

日啖荔枝三百颗,不辞长作岭南人。

苏东坡在惠州自己动手盖了一座房子,在他的作品里唤作“白鹤居”,并且还睡的很好。

绍圣四年(1097年),正在苏东坡以为可以晚年在惠州安居下去之际,他再被贬至海外儋州。在宋朝,放逐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。苏轼之所以被再贬,据传祸起于他《纵笔》一诗:

1
2
3
白头萧散满霜风,小阁藤床寄病容。

报道先生春睡美,道人轻打五更钟。

这首诗传到京城,被新党看到,觉得苏轼仍然过得很快活,气急败坏,于是蓄意构陷苏轼,但即使无此诗作,亦或会有其它理由取而代之。

儋州在海南岛,宋朝时甚为荒凉。当时苏轼已经六十二岁,在经历九死一生的风浪后,乘着一叶孤舟最终平安抵达海南。他给朋友的信是这么评价海南:“此间食无肉,病无药,居无室,出无友,冬无炭,夏无寒泉,然亦未易悉数,大率皆无尔。惟有一幸,无甚瘴也。”

在海南,无鱼无肉,甚至米面有时也吃不到,苏轼入境随俗,食芋饮水。山芋吃腻了,就做成羹,冠以美名“玉糁羹”。有时没饭吃,就模仿乌龟的呼吸,学习道家辟谷之术。海南当地人经常会送生蚝给苏轼,苏轼发明了生蚝的新的吃法,把个头大的挑出来,放火上烤熟吃。并且还写信给儿子:“每戒过子慎勿说,恐北方君子闻之,争欲为东坡所为,求谪海南,分我此美也。”也就是苏轼在信的最后,对儿子千叮咛万嘱咐:你可千万不要把生蚝的事情说出去,要是这个秘密被透露了,恐怕那些北方人听说这里有这么好吃的东西,就该学我,求着皇帝把他们贬到海南来,跟我抢这天下的美味。不仅如此,苏轼在海南建立医院,教人种植水稻,自己造墨(差点把房子烧了),还开办讲学,不亦乐乎。不知朝中的那些陷害他的人知道后,当做如何?

终了

元符三年四月(1100年),朝廷颁行大赦,苏轼兄弟也在其中,渡海北归途中,苏东坡将三年间,这一番海上来去的感慨,写成一诗:

1
2
3
4
5
6
7
参横斗转欲三更,苦雨终风也解晴。

云散月明谁点缀,天容海色本澄清。

空余鲁叟乘桴意,粗识轩辕奏乐声。

九死南荒吾不恨,兹游奇绝冠平生。

他对新党没有忿恨,只是把这次贬谪当做是欣赏海南美景的一次旅游。

苏东坡获得自由后,欲将退隐养老。然而,厄运却降临,年近古稀的他如何经受长途跋涉,到了常州,他的旅途被迫终止,苏东坡自此一病不起,他把三个儿子叫到床前说:“我平生未尝为恶,自信不会进地狱。”在弥留之际,好友维琳方丈在他身边说:“你不是信佛么,现在念叨要到西方世界,肯定能到”。苏东坡的回答让大家很意外:“如果我曾经用心地过了每一天,那西方极乐世界就存在我生命的每一天,而不是我死后才要去一个极乐世界”。

苏东坡一生坎坷,起伏万状,他处富贵而不淫,享清贫而不怨,总能超然物外,怡然自得。所以,苏东坡过得快乐,无所畏惧,像一阵清风度过了一生,不无缘故。

人生为何不快乐,只因未读苏东坡。

《法治的细节》如书名所释,对法律和法制作了详细的阐述,具有思辨性的哲理和普及大众法制观念的热情。罗翔老师从法律角度对近两年社会热点进行盘点,从法律视角思辨法治要义。和大多数人一样,我是从短视频那些幽默的段子中的“张三”(罗翔老师段子中的主人公)开始认识的罗翔老师,书中大部分都来自这些内容。

法律是道德的最低标准

书中谈论的第一个要点是法律和道德的关系,法律是道德的最低标准,法律是入罪的基础,伦理是出罪的依据。著名的“电车难题”案中,我们能否用一个无辜的人的生命去换取另外五个人的生命?我想,生命是不能用来比较的,任何人的生命都是无价的,在这个案件中,我们必须践行尊重生命的道德规范,如果法律只是进行功利的价值比较,没有道德的指引,那么整个道德秩序将会崩溃,社会也会瓦解。法律只是约束人的最低行为,我们需要承认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个“张三”,不可能通过法律去要求每个人都成为圣人,法律约束我们不去逾越最低的道德秩序,道德更多是一种自省,正如康德所言,“道德本来就不是教导我们如何使自己幸福,而是教导我们如何使自己无愧于幸福。”

阅读全文 »

“人生而自由,却无处不在枷锁之中。他自以为是其他一切人的主人,但却比他们更是奴隶。这个变化是怎样发生的?我不清楚。如何让它成为合法的?我相信自己能够解答。”这是社会契约论中的主题,也是作者卢梭的名言。书中卢梭通过对人类不平等的状况的一系列分析,试图使用一种新的社会契约让人们享受自由而平等。

原始社会公约的产生

想象在原始社会中,人们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,土地广袤,人口稀少。那时人们没有生存没有压力,家庭便是最原始、最自然的一种社会关系。如果说父亲是首领,那么孩子便是他的人民,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,各有各自的自由,孩子长大后既可以选择继续在家庭生活,也可以选择离开父亲建立新的生活。虽然人们要追求自己的利益,但是那时地广人稀,有足够的自然资源去满足需要,不会因为争夺资源产生争斗;同时,因为有怜悯的平衡作用,即便偶尔有一些摩擦也不会出现你死我活的争斗。

阅读全文 »

福贵是一个人名,《活着》一书讲述的便是他的故事。在中国,穷人往往不会起一个这样的名字,穷人认为起贫贱一点的名字好活。福贵出生在一个地主家庭,直到上世纪四十年代,祖上家业到他父亲手里还有一百多亩地。他老婆是米行老板的女儿叫家珍,他们有了一个女儿叫凤霞,老婆肚子里还怀着一个。家珍贤惠善良,但福贵却是一个只会吃喝嫖赌的败家子。

直到一个晚上,福贵被赌馆的龙二设局输光家产,身份一下子由富家少爷跌落成龙二的佃户,他爹因家产被输光,脚下无力摔死,老丈人也气愤地把家珍接回娘家。

阅读全文 »

《洞穴奇案》是由十四位“法官意见书”构成的法哲学著作,通过对一桩洞穴吃人案件被告人是否有罪的观点陈述,体现出每一位法官独立的“思想的能力”,多角度的揭示和显露法律的“真理”。本人不是法学相关专业,所以对案子最终的判定结果暂且不论,这里只说明一下个人的感受。

在讲述感受前,先简要回顾下案件。纪元4299年,五位洞穴探险协会的成员结伴去洞穴探险,当他们深入山洞后,发生山崩,巨石将他们唯一的出口堵住了。由于探险者们只带了勉强够吃的食物,洞里也无其它可以维生的食物。在被困的第二十天,食物已经吃完了,此时,小白提议通过抽签决定吃掉一个人,以让其他人能活着等到救援。然而,在抽签之前小白又宣布撤回抽签,并建议再等一个星期看看,但其他四名探险者坚持继续抽签,又是那么刚刚好,抽中的正好是小白,最终小白被当成食物吃掉了,其他四人获救后以杀人罪被起诉,在救援过程中,有十名救援队员不幸遇难。

阅读全文 »

读书的意义

读书足以怡情,足以傅彩,足以长才。其怡情也,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;其傅彩也,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;其长才也,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。培根在《谈读书》中如是说道。读书对我们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提升,它能够丰富我们的体验,帮助我们理解这个世界。

当我们想成功时,我们也许会读各种快速提升技能相关的书,这类书籍大多是成功学类的畅销书,从而忽略了像文学、哲学之类的非功利性的读书。如果我们读书都是抱着功利性的目的话,那我们接受的就只是一种成功主义的价值观。某一天我们从成功的山峰跌落时,是否还有勇气去面对人生的谷底呢?因此,我们也需要非功利性的阅读。每阅读一本书,都会不断地丰富我们人生的经验,知道我们为什么活在这个世界,知道任何伟大的人一生都不是平平顺顺的,他们也要遇到挫折,在阅读这些作品后,当我们身陷囹圄时,不偏执,不固陋,勇敢地与苦难和解。

阅读全文 »